10月18日,由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潮海三农 丰光无限——海淀金秋农潮市集”在清河之洲公园青坪乐处广场圆满落幕。市集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吸引了近1万多名市民到场,农产品销售量达8000多斤。
本次活动通过“农产品展销+非遗体验”的创新模式,全面展示了海淀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与乡村文化振兴新貌,成为金秋十月海淀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1 特色农产品受热捧
市集现场的农产品展销区始终人头攒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新品种孵化基地的鲜食玉米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展台前排起长队。

“我们带来的近千斤玉米不到两小时就销售一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新品种孵化基地刘先生表示“很多顾客都是尝了现蒸的玉米后直接下单。”
樱桃番茄、苹果、榴莲蜜薯等海淀特色农产品同样销售火爆,多家园区、农户中午时分就补货多次,甚至部分展商直接售罄。
“没想到市民对品质优良的本地农产品如此认可,”活动负责人表示,“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海淀味道’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02 非遗体验受欢迎
非遗文化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火绘葫芦展示区观无虚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亲手体验传统火绘制作工艺。

皮影戏展示区前围满了观众,每场表演结束都想起热烈掌声。曹氏风筝展位前,风筝工艺引得市民阵阵惊叹。
“让市民在购买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能了解海淀乡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一大特色,”海淀区委农工委副书记凌宏勤在现场介绍。
03 农业与文化交融引热潮
本次市集突破了传统农贸展销的单一模式,创造性地将农产品展销和非遗文化体验相融合,是农业与文化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市集特别设置了免费品尝,让市民先尝后买;消费赠礼活动也激发了参与热情,限量版文创礼品在下午两点前全部赠完。
“这种既能让市民买到放心农产品,又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市集,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带着孩子前来参加的王女士表示。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金文良表示,本次市集是海淀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探索,未来将继续创新载体和形式,持续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平台。
暮色渐临,满载而归的市民陆续离开清河之洲公园,而这场金秋农潮市集带来的“三农”新风,正悄然吹向海淀区的各个角落。
